Search

我很喜歡看他的短文章,和我的身心靈學習有相同的路,但他用臨床心理師的角度去寫,可以讓更多人覺得「更科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很喜歡看他的短文章,和我的身心靈學習有相同的路,但他用臨床心理師的角度去寫,可以讓更多人覺得「更科學」而易接受,也容易舉出實際在生活裡應用的方式,而不至於太飄渺。

身心靈很喜歡講「活在當下」,但其實要理解乃至於落地實踐,不是那麼容易的事。

他用過年包紅包的例子來談,我覺得很不錯。他也常用婆婆媽媽生活裡的瑣事來談恐懼與焦慮,我覺得很適合給長輩看 XDD

(好想知道他是否也有 44-26 #投降的通道)

--------------

「與痛苦同在吧,與焦慮同在吧,與恐懼同在吧,如果一定要有個暫時的答案的話。跟它同在,而非消滅它。

....感受它就好,別再逃避它了。

沒有標準答案,但可以用不同的狀態,去做同樣一件事。

之前使用慣性,現在多一點意識地去做。做之前,先讓自己感受那種紅包收不回來的焦慮,做之後,讓自己感受確實沒收回來的懊悔…

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,像是下一次,就送小禮物就好。付錢的時候,各自分擔,這樣也可以。一樣意識覺察,盡可能陪伴著內心的起伏變化。

先用不同方式活活看,才能談不同方式生活過後,自己內在有什麼感覺。然後再傾聽內在的聲音,找一個合適自己的方法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服務細節請看這裡 https://reurl.cc/gm8EkQ
巴赫花精/ 靈氣療癒/ 人類圖 以及所有關於愛的一切
View all posts